侯英俊

发布时间    浏览量:79

侯英俊男,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。1981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,自幼深受玉雕文化的熏陶,喜爱绘画雕刻。1999年毕业于南阳市工艺美术学院,2000年开始从事玉雕行业,2010年师从中国玉雕大师张红哲,2017年成立侯英俊玉雕工作室。 


创作风格:

传统与现代结合,在创作中把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,既保留了传统玉雕工艺的精髓,又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念和设计理念,使作品在具有传统韵味的同时,也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。


注重人物刻画,擅长关公、钟馗、十八罗汉、黄财神、守护神等人物题材的雕刻。在人物刻画上,他力求将人物的神态、气质和情感表现得惟妙惟肖、栩栩如生,通过细腻的雕刻手法,展现出人物的个性和神韵。


题材丰富多样,除了擅长的人物题材外,其创作题材还涵盖了其他多个领域,丰富的题材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,也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。


追求艺术创新,在继承传统玉雕技艺的基础上,不断探索和创新,尝试新的雕刻手法和表现形式,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,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。

代表作品与成就:


艺术感悟:

自幼深受玉雕文化熏陶,对玉雕艺术满怀热爱与敬畏,在多年创作中,形成了深刻独到的艺术感悟:


传统与现代融合:传统玉雕工艺是根基,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内涵,而现代审美观念则为玉雕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视角。在创作时,他巧妙融合二者,既保留传统工艺的细腻与精湛,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,使作品既具古韵又贴合当代审美。就像他在雕刻人物题材时,会在人物造型、服饰等细节上借鉴传统技法,同时对整体构图和表现形式进行创新,让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。


尊重材料特性:玉石是大自然的馈赠,每一块都独一无二,有着独特的质地、颜色和纹理。创作时必须充分尊重和理解这些特性,依形就势、量料取材,将玉石的天然之美与雕刻技艺完美结合,实现材料价值的最大化。比如遇到一块带有天然皮色的和田玉籽料,他可能会巧妙利用皮色来设计人物的服饰或配饰,使其成为作品的点睛之笔。


注重人物神韵刻画:擅长人物题材雕刻,深知人物神韵是作品的灵魂所在。为了精准表现人物的神态、气质和情感,他会深入研究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历史背景,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形态与表情变化。在雕刻过程中,通过对人物面部五官、肢体动作和服饰细节的精心雕琢,展现出人物的个性与神韵,让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、跃然眼前。


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动力: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始终坚持创新。他积极尝试新的雕刻手法、材料和表现形式,不断探索玉雕艺术的边界。他会将玉雕与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、雕塑等相融合,为作品带来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,让古老的玉雕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。

忠义千秋》和田

忠义千秋的创作灵感:这件关公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这块料子的天然外形和天然的沁色。玉石温润有质感,适合雕刻人物,利用料子的天然色泽和纹理,能够生动呈现关羽的神态,服饰等细节。让忠义的形象借玉石的温润与厚重更显立体。

创作主题:以关羽为核心形象呼应传统文化里的忠义的内涵,借和田玉温润.耐久的特性,让义的文化符号通过玉石雕刻传承。利用料子的天然皮色,形状,巧雕人物,纹饰,保留原石部分材质,展现自然之美与人文巧思的碰撞。凸显在东方审美中对自然的敬畏与艺术化的表达。

创作构思:选取关羽形象,聚焦忠义文化符号,将传统美德精神与玉石承载相结合。借关羽夜读《春秋》的经典场景传递文化内涵。让作品成为精神载体。巧妙利用皮色部分雕刻人物主体,保留天然白肉作为衬托,实现雕刻主题与自然纹理的呼应。凸显工艺与自然相结合的理念。


降龙罗汉碧玉

创作灵感:和田碧玉浓绿的颜色与降龙罗汉的沉稳和内敛的气质相呼应。原石的形状和纹理,以及玉料的走势设计成罗汉的姿态和龙的动态,以及周围的陪衬,将实现人工雕刻和料子的自然形状和谐统一。


创作主题:罗汉作为这件作品的主体袒胸露臂,肌肉线条分明,显示出罗汉历经修行磨炼后的坚毅与力量感,卷曲的胡须,深邃的眼神等脸部细节的刻画传递出罗汉的睿智与沉稳。一手结印,一手似持念珠,呈现出静思修行的状态,仿佛正沉浸于佛法的参悟之中。


创作构思:和田碧玉的浓绿为作品奠定了沉稳,幽远的基调,依据玉石天然形状,纹理,契合禅意的氛围。其细腻,温润的质地,经雕刻可生动呈现罗汉肌肤的沧桑,衣纹的漂逸。创作者巧妙的设计罗汉的姿态,龙的动态以及周围元素的布局,让形象更具有真实感,让艺术更具有感染力,去实现料子与题材的完美结合。